县人民政府:
2021年9月2日,嵊泗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听取了方顺红常务副县长代表县人民政府所作的《关于县城高品质建设高水平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和县人大常委会城建环资工委《关于我县县城高品质建设高水平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并开展了专题询问。
会上,围绕“加强我县品质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主题,10位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3位列席会议的人大代表分别就县城规划与建设情况、项目安排与投入保障情况、县城管理的体制机制情况、建设管理的能力水平情况等方面所涉及的相关内容提出了13个问题进行询问,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负责人认真作了应询回答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改进措施和努力方向。
现将专题询问现场提出的问题清单和县人大常委会城建环资工委关于我县县城高品质建设高水平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附后,请县人民政府结合问题清单和调研报告中提出的“存在问题”和“意见建议”,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好查漏补缺,切实抓好整改落实,并于2022年6月30日前向县人大常委会提交书面报告。
附件:
1、关于我县县城高品质建设高水平管理工作专题询
问现场提出的问题清单;
2、关于我县县城高品质建设高水平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嵊泗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21年10月9日
附件1:
关于我县县城高品质建设高水平管理工作
专题询问现场提出的问题清单
1.关于城市规划方面的问题。高品质城市建设,规划是前提,从我县的自然条件看,县城土地资源缺乏,老城区拥挤,在这样的条件下,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是如何考虑突破土地瓶颈,拓展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县城品质,打造嵊泗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城市,在这方面有什么具体的规划?
2.关于县城建设有机更新方面的问题。高品质城市是规划—建设—管理的有机统一,其中城市建设是基础。近年来通过创建无违建城市、风貌改造等工作,县城的面貌得到了明显的改变,但是,在城市建设中,系统性、协调性、有机性还不强,缺乏城市有机更新的总体规划,导致县城建设始终跟不上发展需要,我县是如何推进改造旧城,建设新城,提升县城品质的?
3.关于县城精细化管理方面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治理城市,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既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又要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我县在创建文明城市中是如何加强县城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在居民房屋装修、城市道路开挖管理、主街店面招牌改造等方面是如何抓好管理的?
4.关于城市文化建设方面的问题。文化是城市发展的内在活力,品质城市往往是以城市承载文化,以文化丰富城市内涵,城市文化也代表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文化氛围越浓厚,城市健康发展的动力就越足。文化的软硬件建设,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内容。多年来,我县在文化硬件建设上严重落后广大群众对文化生活需求,尤其是文化场馆的建设方面欠账很多,在新的形势下是如何通过加强文化的软硬件建设来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促进县城高品质发展的?
5.关于饮用水方面的问题。“水”是人民生产生活的必需品,“水”的保障是品质城市的基本要求。淡水资源缺乏,是海岛县的典型问题。县政府十分重视“水”的问题,近年来我县通过加强投入,发展海水淡化,淡水的供应问题得到了缓解。但水的质量问题一直是群众关注的重点问题,多年来自来水“黄水”问题没有彻底解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百姓的生活质量。我县在保障有水可供的基础上,是怎样保障水的质量,能让百姓用上清洁、安全、放心的自来水?
6.关于小区管理方面的问题。住宅小区的管理是文明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小区的物业退出管理,导致小区公共环境无人监管,县城的一些散楼住宅没有物业,管理上存在盲区。还有前几年小区内已经被拆除的违章搭建,现在又在悄悄搭建,对以上小区物业管理上的问题,我县是如何加强物业管理,提升住宅小区的整体环境,在这方面有什么具体的举措?
7.关于停车难的问题。今年“创城”工作开展以来,县城道路交通状况有明显改善,但“停车难”问题十分严重。据调查,近年来,我县的私家车发展十分迅速,每年增加达400多辆,目前县城有各类机动车达4000多辆(不含摩托车),而县城可供的公共停车位只有2700多个,按照创建文明城市测评要求,所有车辆必须在停车线内,差距非常大。为了更好地解决“停车难”这一问题,我县是如何进行规划和布局的?
8.关于城市交通方面的问题。近年来,政府在解决城市交通的问题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投入了很多财力,给老百姓的出行带来了很多方便,但在公交线路及站点安排上还存在不足,请问在优化城区公交线路及更加便捷出行方面有什么安排?
9.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保护环境已是当前人类的共识,我县把“生态立县”放在工作的第一位置,由于地处海岛这特殊环境和各种条件的制约,我县对各类有毒、有害和可能会污染环境的废弃物的处置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我县是如何解决各种制约,从而推进“无废城市”创建的?
10.关于背街小巷环境卫生方面的问题。背街小巷的环境卫生问题是文明城市创建的重点问题,背街小巷的垃圾死角经过多次突击清理,但往往是清理了老的,又出来新的,问题始终不断,这是城市管理上的短板,也反映出部分居民群众的文明意识问题,请问在提升居民的文明意识,彻底治理好背街小巷的环境卫生问题上是如何做的?
11.关于新城开发建设问题。由于土地资源问题,嵊泗居民住房紧张,房价居高不下。近期西城区正在开发建设,我县是如何加快推进西城区及入城口的开发建设?西城区的开发对嵊泗的房价能否起到调节作用?
12.关于农贸市场管理问题。农贸市场是“菜篮子”供应的主渠道,是保障群众生活物资供应的重要场所,与我们每个人密切相关。全县农贸市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是我们每位老百姓所关心关注的。当前我县正全力开展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县中心农贸市场作为重点公共场所的必检单位,对照“创城”指标和要求,目前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还存在着哪些薄弱环节和不足?为尽快补齐这些短板,在今后的工作中有何具体举措?
13.关于生活垃圾分类的问题。实行生活垃圾分类除了能提升群众生活环境,更是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已于今年 5 月1 日起正式施行。我县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工作具体是怎样安排的?根据《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第13条规定生活垃圾的运输单位不得将分类投放的生活垃圾混合收集、运输,因此想进一步了解下,生活垃圾在运输、处置过程中如何保持精准分类的?根据省、市要求,生活垃圾要资源回收再利用,城镇和农村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要达到 60%,请问这项工作是怎样在落实的?
附件2:
关于我县县城高品质建设高水平管理
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县人大城建环资工委
2021年9月2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21年工作安排,为做好关于我县县城高品质建设高水平管理专题询问工作,县人大常委会成立了由常委会主任周振海担任组长的专题询问领导小组,于6月上旬至8月上旬,在常委会领导的带领下,分三个调研小组先后到发改、自规、住建、综合执法等15个部门以及菜园镇政府,对我县县城的建设与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听取了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情况汇报,召开了由县人大代表、基层干部等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征求对县城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成效
近年来,县政府及相关部门以“离岛·微城·慢生活”为基调,围绕“生态秀美、人居优美、生活和美、人文淳美”的美丽海岛建设目标,持续推进县城高品质建设与管理工作,县城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水平和城市整体形象有了明显提升。
(一)城市面貌不断改善。通过加快城市规划编制,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治水治污大会战、开展无违建县创建等行动,打好“洁化、序化、绿化、美化、亮化”组合拳,统筹推进垃圾分类、路面改造、绿化提升,一大批影响市容市貌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推进中心城区有机更新,实施旧城风貌改造、背街小巷整治、老旧小区拆违、空中线路梳理落地、修(改)建城市公园、亲水绿道、亮化工程,进一步提升了县城品质。
(二)城市功能不断优化。不断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深入推进美丽县城建设攻坚行动。通过拆除、整合、重建、提升等措施,抓好城市公共空间有效利用,进一步加强城区道路建设,路网结构不断优化;实施小区电瓶车充电设施建设,推进城区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减少城市内涝影响。拆除废弃公共设施,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将露天裁缝店、钥匙修理铺、修鞋铺统一纳入城管驿站便民服务点;在部分城区道路两侧,设置了交通景观隔离带、花箱座椅、外摆铺装、景观小品等设施,增加了健身、休闲等供给,打造了一批高品位的公共空间,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三)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不遗余力整治乱象。开展了交通秩序、人行道机动车停车秩序、“两非”车辆、出租车、流浪犬、占道经营、乱扔烟蒂、沿街两侧商铺外接水龙头专项整治、城区餐饮油烟整治等系列专项整治行动,管理乱象得到有效遏制。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推进城市管理和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有效融合。法治建设不断加强,积极推进《舟山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5部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实施细则的贯彻实施。创新城市管理服务模式,推进市容管理、市政公用事业管理等市场化运作,实现由集中整治向常态化管理的转变,走出城市管理执法新路子。智慧城管不断推进。建成智慧城管指挥中心,形成“一中心四平台”架构体系,开启协助智能执法新模式,通过监控视频抓拍系统对各类城市管理乱象进行实时监控,全面提升城市管理能力。
二、存在问题
我县县城的建设和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照人民群众的新期望,对照全国文明城市要求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构筑“重要窗口”海岛风景线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县城建设的品质还不够高,精细化管理还很脆弱。
(一)县城规划前瞻性不足,城市功能存在短板。一是县城的总体规划起点不高,整体构建目标不够明确,对县城的功能补充重视不足,城市功能单一,尤其是在土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对县城空间优化利用研究不够,业态布局凌乱,地下空间利用率低,海绵城市、防洪排涝、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薄弱。县城的文化、教育、健康等功能与“宜居城市”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二是城市建设风格缺乏特色。嵊泗作为典型的海岛县,县城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缺乏海洋元素,建筑特色不显明,有个性、有风格、有时代感和海岛特色的建筑不多,缺乏亮点、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
(二)县城建设的品位不高,城市有机更新滞后。一是发展速度缓慢。与内地和周边县区相比,近年来我县县城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建设与发展的速度跟不上群众的要求。二是有机更新滞后。老城区不但房屋拥挤,而且基础设施共享性差,环境、卫生、道路等设施落后,医疗、消防救援难度大,有机更新严重滞后。三是城区建筑设计功能不全。通讯、供气、供水、电力等生活保障设施的管线预埋预留不足。城市道路随意开挖的现象依然存在。
(三)县城管理标准体系不完善,精细化管理不够到位。一是管理标准缺失,体制机制运行不够顺畅。《舟山市城市管理导则》仅包括环境卫生、市容、市政公用设施、园林绿化四个方面,离全覆盖的精细化管理要求有差距。在体现管理的智能化、社会化方面,标准不足,面对精细化管理全时段、全方位的要求,差距更大。县级层面一体化统筹协调的机制不够健全,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统筹协调管理水平不高,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责不明确,协调配合默契度不够,导致有些领域多头管理,有些领域无人管理的乱像。二是源头治理尚未引起足够重视。长期以来,我县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的短板还比较突出,老城区道路交通瓶颈明显,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三个环节衔接还不够高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面子、轻里子”、“重地上、轻地下”、“重城区、轻城郊”等现象。三是城市管理的手段仍显落后,整体智治水平尚待提升。城市管理的底数不够清晰。城市管理涉及领域点多面广,乱搭乱建、群租、车棚住人等现象时有反复且隐蔽性强,危化品存储运输环节的风险隐患、城市防洪排涝的薄弱环节等基础信息尚未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存在监管盲区。四是城市管理数字化程度还不够高。在城市管理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着集成不够、共享不够、覆盖不广、应用不多等问题,特别是不同部门系统之间接口复杂,信息孤岛和数据分割仍然存在,条条、条块之间不易实现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的共享协同。城市管理与城市大脑建设、智慧城管愿景还有较大差距。
三、意见建议
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精细化管理是密切结合的系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工作做的好不好,老百姓满不满意,生活方便不方便,是重要评判标准。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高群众生活品质”。因而,我们在县城的建设与管理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系统观念、运用系统思维、推进系统治理,着力解决城市功能短板与管理上的突出问题。
(一)要强化规划引领,充分发挥规划在城市建设管理中的主导作用。要高水平科学编制《嵊泗县国土空间规划》,发挥好规划引领作用,“多规合一”整合城市发展要素。要坚持以城市文化为内核,重视城市风貌提升,展现海岛城市的独特韵味。要不断强化规划刚性约束和执行力,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要不断梳理、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有效整合城市资源,突显海洋特质形象,提升县城功能品位。
(二)要结合嵊泗实际,高效推进美丽县城建设。加快实施县城提升行动。要加强对县城现有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传统风貌进行深入研究,发挥海岛特殊景观资源优势,对重点地段、主要空间节点、主要道路沿街立面、地标性建筑、景观雕塑等进行有前瞻性高标准的设计、改造、建设,提升县城品质和审美能力。要尽早启动旧城改造计划,建设好精品示范街,实施市政道路雨污分离、背街小巷梳理整治、小区环境提升和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等旧城改造工程。加快新城区建设,谋划西城区商务地块开发项目。建设好滨海大走廊,打造山地公园,营造宜居宜游城市环境。
(三)要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切实提高县城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一是提高认识,树立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要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的要求,深入研究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路径,把精细化理念落实到城市整体规划设计、建设和运维管理的每个环节。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克服突击、应付的短期思想,推动精细化管理从地上向地下,从“面子”到“里子”、从平面到立体的综合推进。二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要加强体制机制保障,着力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精细化管理体系。系统梳理管理事项,明确“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要推进城市管理一体化建设,深化社区网格化管理,细化城市管理空间。三是提升城市运行保障水平。要加强城市综合保障能力建设,围绕城市运行中存在的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管网建设滞后、交通瓶颈等短板,通过城市有机更新、城市道路建设提升、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等攻坚行动,加快补齐历史欠账。要建管并重,重视后期管理,提高设施管护标准和管护水平。四是推动传统手段向智能化应用转变,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要坚持体系建设与场景应用相结合。强化数字赋能,推进城市管理数字化转型,整合城市保障、城市运行、公共安全等相关平台和业务系统数据,逐步形成城市管理领域大数据共建共享机制和城市运行智能管理体系。要注重数据的集成分析,同步开发一系列精细化应用场景,真正做到“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五是推动传统方式治理向现代法治转变,提升法治化管理水平。要严格依法行政。要立足长效,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建立城市管理队伍培训体系。要严格日常管理和规范执法。充分运用法律法规、制度、标准来管理城市,切实提高专业执法与综合执法水平。要规范行政处罚程序,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要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拓宽社会各类主体参与城市管理的渠道,培养公众的城市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综合运用法律规范、道德约束、行政管理、舆论引导等手段,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实现管理主体由政府为主导的单中心向社会共同参与的多中心转变,逐步形成城市管理全民参与、共创共享的良好局面。